天然气|经济问题亟需解决 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天然气如何提“气”质
赵昌文专家指出,天然气发展在经济性上应将环境成本内部化

2006~2014年我国天然气总产量
“随着经济结构的转型,特别是服务业的快速发展以及工业中高耗能产业占比的下降,以及对环境治理要求提高,天然气在能源中比重上升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在近日召开的中国发展高层论坛2016“中国天然气发展战略研究”分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四川大学中国科技金融研究中心主任赵昌文对天然气未来的发展作出了相应预测,同时他表示,天然气在下一阶段的发展中要在价格等方面提升其竞争力。
经济性问题亟需解决
天然气作为一种低碳的清洁能源,相比于传统的化石能源在环保等方面具有较大的优势,一直被业内人士推崇为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之间过渡的桥梁。
据赵昌文介绍,从天然气供给的角度来说,在探明的储量、产量以及我国进口的数量等方面可以判断出,天然气的供给应该是可以得到充分保障的。
而面对天然气目前存在的种种问题,赵昌文则认为:“制约天然气发展的因素主要是天然气的经济性问题。”相关统计数据显示,天然气在全球一次能源中消费占比近24%,我国的天然气占比仅为5.8%,在供给情况相对充足的情况下,是“不够用”还是“用不起”或许成为了一个值得思考的方向。
一位业内人士向记者表示,天然气的经济性问题是一个很关键的方面,而且是受到多方面的制约,首先就是我国的自然地理结构导致天然气在上游开采环节的成本较高,另外在中游管线方面也有着不菲的支出。
“解决天然气经济性问题最重要的是把环境成本内部化。”赵昌文说。所谓环境成本内部化就是将环境成本纳入天然气整体成本之中,消除其外部性。
而这一观点与上述业内人士的观点不谋而合:“我国天然气虽然在自然条件上存在着不利的条件,但如果算上后期环保等方面的综合成本,天然气在价格方面就能占有一定的优势了。因此,下一阶段也希望政府能够在这些方面出台相关的政策加以引导。”另外,赵昌文表示,天然气一方面要在经济性上注意提升,另一方面也要注意其发展方向,如天然气发电,交通运输用气等等。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编著的 《中国清洁气体能源发展报告2015》也指出,发展天然气发电是我国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天然气作为化石能源中的低碳能源,不仅有助于应对气候变化,还能促进电力的低碳转型,实现电力的多元化发展,更好地保障电力有效供给。同时天然气用于发电还可有效缓解天然气管道调峰问题,节省调峰设施建设费用等等。
2016年全国能源工作会议也指出,要大力发展天然气分布式能源项目和调峰电站,加快以气代煤步伐,促进交通用气发展,推进液化天然气冷能示范利用工作。寥寥几句囊括了城市燃气、交通运输、燃料替代、工业燃料替代、天然气发电、天然气化工等几个大有可为的领域,指明了天然气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积极推进价格改革与市场开放
据了解,从1994年政府开始对天然气实行进口基准价以来,天然气价格改革就在不断推进中,在2015年更是取得了巨大的跨步:2015年4月开始,存量气和增量气实现价格并轨,全面理顺了非居民用气价格,同时试点放开了直供用户用气价格,天然气价格改革完成“破冰之旅”;同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也发出通知,降低非居民用天然气门站价格,并进一步提高天然气价格市场化程度。
资料显示,从2011年引入“市场净回值”定价机制以来,我国初步建立了反映市场供求和资源稀缺程度的天然气价格动态调整机制,为理顺天然气与可替代能源比价关系、最终形成有市场竞争决定价格水平的天然气价格形成机制打下了基础。但目前现存体制下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如市场净回值法的定价水平不合理,由此确定的各地气源价格明显偏高;天然气价格体系不完善,价格机制扭曲现象凸显等等。
“对于天然气的价格机制还要不断进行完善,比如现在的成品油价格,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去确定了一个相应的定价机制,包括天花板价格和地板价格的设定等等,其实这背后都是涉及到整个定价机制的问题。”赵昌文表示,中国天然气价格和能源价格市场化是大势所趋,未来天然气的定价和天然气的管理体制都将朝着市场化的机制转变。
此外,赵昌文特别强调,要从政策方面调整居民和工业用气的价格,减少交叉补贴。在价格形成机制方面也希望能够通过天然气交易中心建设完成价格市场化,指导企业和市场调整其供求关系。
除了在价格方面的改进外,天然气整体的市场环境自然不能忽视,正如此次论坛上壳牌公司研究团队代表玛丽卡的观点:“一个开放的市场,是天然气成功发展的必要因素之一。”据了解,我国天然气市场正逐步开放。
在上游领域,2015年7月国土资源部在门户网站发布新疆首批6个石油天然气勘查区块招标公告,打响了我国新世纪油气勘查开采体制改革的“第一枪”,标志着新疆开展油气勘查开采改革试点工作正式启动,有望结束油气上游领域长期以来由国有石油公司专营的局面。
“上中下游的开放对天然气市场各环节将会带来不一样的影响,有些环节还有可能带来更多的创新,虽然在各个环节放开的过程中也会遇到一些问题,但整体来说将是在带动天然气行业的发展。”玛丽卡说。在下游方面的开放,将会引入更多的竞争,零售市场也将有更多选择的余地,这也能够进一步扩大天然气使用的范围,而且在供应提高后,能源安全也能够得到改善;另外在上游开放的同时需要注意到各种利益群体能够取得平衡,这样也可以在这一个环节中吸引到更多的投资。
“最后我想强调的是,天然气市场最好是整个系统进行市场开放,如果只是上游或者某个其他环节进行开放,那么未放开的环节可能会制约其他环节的发展与竞争。在天然气领域基本的情况是要确保产品能够通过管道来提供给消费者,同时还要保证在天然气销售的时候,确保供应商能够得到合理的回报。而要完善这种情况的市场就必须是全系统开放的市场。”玛丽卡说。
(来源:中国电力报 中电新闻网记者 白宇,2016年3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