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深化国资国企改革中,一个始终绕不开的问题是,如何解释1998-2007年的国有企业绩效的大幅提升。应该说,此期间同时发生了很多影响国有企业绩效的重要事件。第一,史无前例的大规模国有企业改革,大量国有企业被“关、停、并、转”,大批国有企业职工下岗,国有企业在总体经济中的份额大幅减少,对企业领导人和员工实行多种管理上的改革与激励机制。第二,全方位的市场化改革,对内放松管制,允许个体、私营以及多种所有制企业的发展,对外扩大开放,加入世界贸易组织,降低关税,降低外资进入壁垒标准,增强了经济活力,也对国有企业造成巨大竞争压力。第三,中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以大规模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周期,许多深处重工业化的国有企业在这一周期中自然也获得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会。可是,这些事件对国有企业绩效到底有无影响以及有多大的影响?对此问题的回答,将有助于提升我们对国有企业绩效改善原因的理解,同时也有助于对当前国有企业面临的新困难的先验判断,并对进一步的国有企业改革有着重要的借鉴意义。为此,我们从理论上将这些影响分为改革、垄断和行业周期三大类因素,作为主要分析对象。
2.1改革因素
过去十多年来,国有企业改革主要集中在产权和管理制度两个方面,本文主要采用三个指标来反映这两个方面的改革。
产权:国有企业的国有产权一直被“产权论”的学者所诟病(Kornai,1992;Shleifer & Vishny,1994),并将国有企业绩效差归因于其国有产权性质及所引发的委托代理问题、政策性负担或软预算约束。国有股权比重越大的国有企业绩效会更差(刘小玄,2003;刘小玄,2004;胡一帆等,2006;白重恩等,2006;杨记军等,2010)。我们使用企业中的国有股权比重来刻画产权情况。
中央企业:通常中央企业能够获得更多的中央政府的政策支持,如全国范围内更多的市场准入、专营权、进口配额等优惠政策,乃至更多的政府主导的兼并重组机会等。所以,中央企业理应有更好的绩效。另外,也有研究表明,中央企业的集团控股可能通过缓解委托代理问题而获得绩效改善(武常岐、钱婷,2011)。我们使用国有企业是否隶属于中央政府的虚拟变量来体现中央企业信息。
劳动力成本:已有研究发现,国有企业倾向于雇佣更多劳动力(曾庆生、陈信元,2006),并且支付更高的报酬(陆正飞等,2012)。但是,这种高工资与高福利到底会不会改善国有企业绩效,却没有定论。尽管高工资和高福利能够为国有企业员工提供更强的经济激励,但是如果这种激励与企业绩效的关联度较低,特别是考虑到国有企业的工资、福利制度的市场化水平低于其他类型企业,甚至存在着工资和福利过高的现象,那么较高的劳动力成本反而可能会损害国有企业绩效。我们使用国有企业工资与福利之和与其增加值之比来测量劳动力成本。
2.2垄断因素
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逐步深入,政府对市场管制的不断放松,以及中国对外开放规模与程度不断加深,国有企业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国内外市场竞争压力。同时,部分行业仍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市场准入限制与管制。有学者将国有企业在20世纪80年代初的效率提升归功于市场竞争(Li,1997),而另外一些学者则发现市场竞争会降低各种企业的绩效(Zhang et al.,2001)。最近,很多研究都将国有企业的成功归因于其处于垄断行业或者占据了垄断地位(刘小玄,2003;刘瑞明、石磊,2011)。我们使用行业集中度来测量国有企业所属行业的垄断程度,并且用企业所占市场份额测量国有企业在其所属行业中的市场地位,通过以上两个变量来考察国内市场竞争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
对外开放一方面给国有企业带来新的市场机会,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市场竞争压力。我们使用四个指标测量国有企业面临的外部竞争,分别是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进口竞争、国有企业进口比例、国有企业出口以及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外资竞争情况。
进口竞争:已有研究发现,贸易自由化对企业的效率有提升作用(余淼杰,2010)。但是,国有企业在中国对外开放的过程中受到了进口产品的挤压,市场占有率会下降,相应的生产规模与定价能力也会下降,所以会表现出较差的绩效。我们使用进口渗透率,即国有企业所在行业的产品进口额占行业销售额的百分比来测量进口给国有企业带来的竞争压力。
参与进口:有研究发现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进口行为有助于提升绩效(陈勇兵等,2012)。部分国有企业也有进口行为,从逻辑上讲进口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可能是正面的。我们使用国有企业进口额与总资产之比来测量国有企业参与进口的程度。
参与出口:部分国有企业也参与了出口。根据最新贸易理论研究的结论(Melitz,2003)以及其他国家的经验(Bernard &Jensen,1999、2004;Wag-ner,2007、2011),出口企业的效率应该比非出口企业更高,但中国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反而比非出口企业的生产率水平低(李春顶等,2009、2010;Lu,2010;Lu&Tao2010)。国有企业是否也是如此?出口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如何?我们使用国有企业出口额占全部销售额之比来测量国有企业参与出口的程度。
外资企业竞争:外资企业在中国投资设厂,会有两种不同的效应。一方面,正向的外溢效应,也就是外资带来的先进技术、管理经验等有助于提升本地企业的绩效;另一方面,外资企业也会直接与同行业的国有企业在产品、原料、劳动力等市场中竞争,就其对国有企业绩效的影响而言,会有与进口产品类似的负面效应。已有研究中,负面效应的证据较多(Aitken &Harrison,1999;蒋殿春、张宇,2008),外资对国有企业的影响更为负面(路江涌,2008)。我们使用国有企业所在行业外资企业的市场份额来测量国有企业面临的外资竞争压力。
2.3行业周期因素
由于历史原因,国有企业大部分都分布于重化工业,而中国过去刚好经历了一个长达十几年的以投资拉动的经济增长周期,这对于国有企业自然有利,但也意味着,随着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特别是从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个有利因素可能会变成不利因素。我们主要使用两个指标来测量这一方面的因素。
重化工业:对于部分国有企业的良好绩效表现,有学者认为是其所处的重化工业在过去一些年处于黄金发展期,进而使其绩效提升(张文魁,2013)。但是,相关文献对重化工业的界定都比较模糊。我们主观上将一些需要大量资本投入的重工业和化学工业的行业都界定为重化工业,并构造了重化工业虚拟变量。
产业:已有研究发现,产业结构的调整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的变化(王德文等,2004)。实际上,统一产业链上下游环节的调整也会造成企业生产效率的变化。为了测量产业的异质性,我们引入国标2位产业代码的产业虚拟变量。